2020-04-22

【青年地區參與系列三】恆常廣泛地諮詢地區青年,線上線下都要做

撰寫 : 郭東旺

關鍵字 > 公民參與

近年青年越來越關心政治,連一向較少人關注的地區事務,他們都積極參與,渴望發聲,希望一點一滴地推動社會進步。雨傘運動後,以青年為骨幹的地區組織遍地開花,反修例運動更驅使年輕一代全面搶灘。筆者統計選舉事務處的資料發現,今屆區議員的平均年齡不但大幅下降7.4歲至37.3歲,新登記選民人數更破紀錄達39.3萬人,當中近半(48%)來自18至35歲青年,冠絕其他年齡層。投票表現方面,18至35歲青年的投票率也是獨佔鰲頭,達73.1%,領先36至60歲(72.9%)和61歲或以上(67.5%)組別,打破回歸以來,區議會選舉長者投票率一直高於年輕選民的格局。

 

眼見青年逐漸成為公民社會的重要力量,地區參與日益受到重視,不少區議員甫上任也想方設法提高資訊透明度,加強與市民溝通,例如研設區議會會議網上直播、社區聯署提案制度和公聽會等。能夠達成這些措施固然大有作為,但仍難言及上廿一世紀成熟公民社會的步伐,尤其是面對年輕一代。要正本清源,與其東補西貼,不如先返觀內照,檢視現時地區上青年諮詢及溝通工作的不足,這方面除了區議會,其他政府部門,以及轄下的諮詢委員會都是責無旁貸。

 

筆者過去數月訪問了區議員、非政府機構的地區社工,以及十八區青年網絡計劃、地區青年活動委員會和地區組織成員,現在歸納諸端不足。
 

沒有恆常且廣泛地聆聽青年聲音

 

首先,目前在地區行政上沒有一個部門或組織有定期就區內事務廣泛諮詢青年,系統地吸納他們的聲音,遑論就區內青年事務恆常進行研究和發表報告,讓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需要。當局與地區青年的溝通模式多為非正式諮詢,如私下閉門交流或食飯茶聚,參加者既非公開招募,也非普羅青年授意的代表,反映的聲音不一定具代表性。一般年輕人有想法,唯一接觸得到的反映渠道是區議員,惟其職能、人力和物力有限,故經常淪於紙上談兵,吐吐苦水而已。
 

青年交流會徒具形式

 

其次,要算落區針對青年的正式諮詢,就只有推動大型政策或地區項目時,如《土地大辯論》,僅有的地區青年交流會。可是絕大部分參加者來自政黨、建制社團和政府屬下的青年組織,同樣由當局個別邀請,表達意見仿佛淪為某類青年的特權。這種諮詢議題受限,題目和議程由局方定好,參加者只能在既定範圍內提出意見。活動結束後,反饋機制亦不完善,青年不知自己的意見在政策制訂中有何影響,也沒有收到局方的正面回應,這些流弊同樣出現在非正式諮詢中。一名受訪的青年網絡計劃成員不諱言指,曾獲當區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邀請出席飯局表達意見,席間官員雖然有記錄筆記,但事後毫無下文,不免令人心灰意冷。
 

其他公眾諮詢不便青年參與

 

既然針對青年的諮詢和溝通工作未如理想,或許年輕人仍可積極參與其他面向公眾的地區諮詢。然而,大部分只有在社區會堂舉行宣講會或座談會,青年平日上班上課,早出晚歸,很難出席這些活動。就算能夠參與,其諮詢對象和資訊發放渠道往往不足。曾經有項關於改變土地用途的諮詢就只邀請附近幾條街的居民,但實際上同區較遠的居民日常也會經過或使用那塊土地。而且當局慣以郵寄方式通知持份者,沒有善用網絡之餘,也容易忽略區內其他關注組或相關團體的聲音。

 

至於參與區議會會議方面,雖然公眾可以到場旁聽,但每區的《區議會會議常規》均沒有允許公眾發言,而且旁聽席有限,未能發揮理想的溝通效果。長遠下來,青年的聲音沒有得到正面回應和適度紓解,最終自食其果的只會是執政者。
 

青年對制度失去信任

 

有想法的青年苦無有效發聲渠道,很容易便走上兩條道路。一、暫時抑壓對社區的參與度和歸屬感,將其轉成隱性。表面上風平浪靜,一旦遇上危機挑戰,猶如煤氣洩漏遇上點火源,一觸即爆。光復屯門公園便是典型例子。二、將顯性的參與推到極致,例如組織壓力團體或抗議活動。局方一日漠視他們,他們就一日壯大自身力量,把行動升級以爭取社會重視。倘若遇上政治敏感度不足的官員,隨時視之為鬧事而僵持不下,雙方關係日趨對立,形成惡性循環。但無論隱性還是顯性,年輕人一樣會慢慢感到在體制外發聲,比較體制內更有效,然後對制度失去信任。
 

汲取教訓檢視制度,由地區開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經歷反修例風波帶來的沉重教訓,加上今屆區議會出現的新格局,此刻是一個契機,由地區開始檢討和改革青年諮詢及溝通工作,繼而努力把成功經驗推廣至全港性層面。筆者不揣譾陋,在此提出三項建議措施,從線上及線下建立廣泛且恆常與青年溝通的渠道。
 

一、善用社交媒體和討論區,主動與青年溝通

 

與其坐定等青年來反映意見,不如主動到年輕人的地方聆聽他們的聲音,網絡世界自然不可忽視。首先,充當重要諮詢角色的區議會應躬先表率,善用各大網絡平台,開設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Telegram和YouTube頻道,以及連登討論區帳號,由秘書處協助經營,因應不同平台的特性,互相配合使用,先與青年為主的廣大網民接軌。

 

有了這些平台,除了日常發放社區資訊外,區議會應定期(如:每半年)在Facebook專頁和Telegram頻道開帖,就着區內交通、環境衛生、社區設施和其他範疇等,在指定時間內(如:一個月)讓網民留言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減少沒意義或惡意的回應,帖文可先闡明留言規則,例如粗言穢語或人身攻擊的留言會被過濾。然後把每次最多人關注的三個地區議題帶到區議會會議中討論。接着區議員可乘職務之便,發揮橋樑角色,邀請相關政府官員和持份者,到Facebook或YouTube直播討論市民關心的議題,並與網民即時互動,回應提問。為喚起更多青年關注,直播更可由年輕的網絡紅人主持。

 

直播完結後,完整內容除了須存放到區議會的網頁、Facebook、YouTube、Telegram,以及一站式青年網站Youth.gov.hk讓市民隨時重溫外,亦應善用Instagram和連登講求資訊簡單直接、輕鬆有趣和快速流動的特性,分享內容摘要。另外,相關政府部門或區議會須就直播內容提供書面回應,闡述跟進工作,這些資料同樣須上載到區議會各個網絡平台和Youth.gov.hk讓公眾查閱。過程中,政府的積極配合和支持是不可或缺,尤其是民政事務總署及其轄下部門,當須履行職責,積極評估各個區議會和居民的意見和回應,促進區內居民參與地區事務。
 

二、十八區青年論壇

 

線下方面,目前十八區均設有地區青年活動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筆者早前撰文提及它們的活動缺少地區元素,鮮有鼓勵青年關心和參與社區發展。既然其職責包含加強青年公民意識和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委員會亦須盡心履責,不妨研辦定期(如:每半年)的地區青年論壇。透過公開招募形式,讓區內所有年輕人都有機會參加,並就關心的地區事務直接與官員和區議員提出意見和交流,使政策制訂者一方面掌握年輕人脈絡,另一方面也能向青年講解政策制訂的考量。

 

論壇的規模可因應實際情況而定,不一定大規模上百人才算成功,有時十至二十人的小規模焦點討論,也具成效,同樣達到溝通目的。惟論壇的地點、時間、形式、議題、資訊發放渠道等,要盡量切合廣大青年的需要。而活動結束後,委員會應聯同有關當局,最理想在半年內就論壇內容作出及時回應,闡述局方的看法和跟進工作。
 

三、設立年度「地區研究資助計劃」

 

最後,青年具有千般萬樣,一百個青年就有一百種需要,更何況生活於不同區份,他們面對的問題和需求可以截然不同。但目前有關地區層面的青年研究鳳毛麟角,往往導致地區官員及區議員難以準確理解和照顧他們的需要。

 

為了讓所有關心年輕人的持份者都能及時了解區內青年的所需所想,各區區議會及民政事務處可參考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做法,預留資金設立「地區研究資助計劃」,每年因應區情建議研究題目,當中須包括青年範疇,例如探討區內青年最關心的社區議題,讓學院或智庫申請撥款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研究結果必須公開,可於地區青年論壇上率先公布,用作論壇的討論基礎,最後仍須於區議會和政府網站及各大社交平台發布,給公眾參閱。

 

萬丈高樓從地起,要重新與青年建立溝通和互信,儘管在今天的政治氛圍下是不容易,但由地區層面開始改善制度,或許有較多空間。因此,無論是區議會還是民政事務處,不同地區行政單位都可以做多一步,努力完善與年輕人的溝通管道。以往一些追求安全系數,少理激進和反對意見的保守心態,必須摒棄。因為這些聲音並非威脅從政者,而是幫助他們及早發現問題。
 

 

2020年4月22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