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

生死教育:與中學生探討死亡觀和生命的意義

MWYO青年辦公室發表《香港中學生看生死研究報告》

 

  • 研究問卷發現中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傾向正面,認為須努力地追求人生目標,結果才有價值。但部分對生命感到無奈和無法掌控。

  • 中學生認為死亡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因此自然接受死亡的平均分較高(3.71分),但他們大多感到擔憂和恐懼,小部分認為死亡是解除苦難的方法。

  • 中學生在對討論離別與死亡,他們不善於表達內在情緒,也不懂得如何面對,有些只會讓時間沖淡,或埋藏在心底裏去獨自承受。

  • 在對話中也討論到生命的意義,他們覺得為目標而奮鬥的過程是重要的,但當在生命與理想之間抉擇時,他們認為生命是可以有條件地犧性的,例如經過深思熟慮後仍想達到理想,或尊重他人的意願。

  • 建議修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將「生命教育」改為「生死教育」。

  • 將生死教育融入各學科的平日課堂之中,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都有思考生死課題的機會。

  • 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持續評估學生的生死觀,同時增加師資培訓,生死教育的質素。

 

 

世界多個地區的生死教育發展越趨成熟,亦有不少研究指出生死教育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及正向價值觀,了解人生目標。然而,香港的生死教育現處於起步階段,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見及此,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與香港生死學協會合作進行混合模式的研究,一方面透過問卷去了解本地中學生對生死的看法,另一方面以對話模式去探討學生較深入的想法,同時嘗試測試對話模式作為探索較複雜而主觀性較強課題的有效性,並於今天(9月16日)發表《香港中學生看生死研究報告》。

 

此研究我們邀請到兩間中學參與,共收到277份有效問卷,回覆率達80.1%。對話方面,每場對話均由香港生死學協會的專業人士帶領,兩間中學各邀請了13位學生,合共26位學生參與,並確保學生在最舒適的環境下進行討論。研究結果分為問卷結果及對話結果兩部分。

 

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傾向正面   面對死亡都傾向接受

問卷中分析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看法,生命意義的全部四個要素(生活品質、生命價值、生活目標和生活自由)的平均分大致在3.0至3.3的範圍內(5分為滿分),看法傾向正面。死亡態度的總平均分是2.89,即學生對死亡的態度都傾向接受。在全部五個對死亡的態度中,自然接受的平均分是最高(3.71),可見學生認為死亡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事。部分學生不接受有死後的世界、對死亡產生較強烈的恐懼和擔憂、逃避想到死亡的事情,甚至小部分視死亡可解除生命的苦難和重擔等。另外,學生的心理健康自我評價亦與其生命意義和死亡觀呈統計學上顯著關係,反映良好的生死教育有助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

 

兩節對話中涉及到離別與死亡及生命的意義。第一節討論到長時間的離別或死亡,學生明白兩者是有分別的,但未能具體說出當中不同之處,只能形容死亡的負面感覺更強烈。部分學生更認為兩者對在世的人來說沒太大分別。假如能回到過去,但離別與死亡不能改變,學生都不願回到過去,因為他們都不想再次經歷面對死亡那一刻的傷痛,而大多選擇拒絕或逃避。他們明白要珍惜與重要的人相處的時間,但除了陪伴和擁抱,也未能說出其他具體的行動。

 

第二節討論關於生命的意義,探討以生命換取理想的實現還是面對現實。學生對生命與物質之間的取捨反應不一,部分學生認為珍惜生命與保持健康十分重要,這樣才可做更多想做的事情;但部分覺得權力和金錢比較重要,他們表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過想要的生活,好過營營役役地活得長久。當討論到生命與理想的抉擇,學生認為生命是可以有條件地犧性的,如果其重要的人經過深思熟慮後,也甘願以生命去換取達成理想,則應尊重其意願。此外,只要其重要的人是經過努力,差一步就能達成理想,犧牲生命都是值得的,總比無意義地死去更好。

 

對話能夠使學生對生命有所反思,理解如何善用有限的生命,在個人與社會層面上,活出有意義和快樂的人生。參與老師非常認同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因為離別和死亡是不可避免,與其迴避不如提早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而透過問卷回覆和對話,老師更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有助跟進。惟老師表示學校的人力和資源不足,他們也甚少教授生死題目的經驗。MWYO認為在中學推行生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全面地讓老師和學生在學習上得到適當的指引,因此作出多項建議:

 

建議一:「生命教育」修訂為「生死教育」,並提供教學指引

教育局修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將「生命教育」改為「生死教育」,藉以加強離別與死亡相關的教育元素,並更新分別針對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和第四學習階段(中四至中六)的教學建議,以及提供多元化的生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活動等指引。例如於中一至中三,加強學習認識個人與他人的情緒,並了解一些表達與抒發感受的方法,並教導學生如何理解和消化媒體的相關信息,好讓他們將自身的生命與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連繫一起,助其反思自己在社會的角色和生命價值;在中四至中六,認清自身與環境的限制,並學習在限制下建立和追求個人的理想,反思個人與社會的價值觀,包括個人生命的責任與目標、個人與他人的價值、個人自由與社會限制、生命與物質的價值等,從而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和訂立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建議二:將生死教育融入各學科之中

各科老師可在原有的課堂中,帶出一些有關生死的課題,讓學生常作思考和討論。操作上,例如生物科可討論香港主要癌症與細胞變異,歷史科可討論戰爭問題等。在實際操作上,每科具體的課程內容和教材可與非政府組織共同設計,教授方式與注意事項也應與其商討,甚至尋求支援,才可設計出適合不同學校情況的教案。生死的課題不宜太沉重,可選擇一些較容易理解又對生命有正向效果的。

 

建議三:持續評估學生的生死觀

在不太增加學校負擔的前提下,我們建議學校(包括老師和社工)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持續進行相關評估學生的生死觀。方法可以透過問卷、深入訪談或焦點小組等形式,定期收集量化與質性的資料數據,並觀察當中的趨勢。問卷的內容除了有關生命的意義和死亡觀念的題目外,也可設有用作識別心理健康較高危學生的題目,方便校方作出跟進。教育局可就問卷及訪談的內容提供指引或範例,協助學校設計問題。各學校亦可多舉辦分享和交流的會議,討論調查的結果,並一起制訂或修改其生死教育的方法與內容,在集思廣益下,共同努力推進生死教育。

 

建議四:增加生死教育師資培訓

我們建議增加生死教育的師資培訓,培訓形式可先以工作坊或講座開始,由政府資助予非政府組織舉辦。及後政府可加大資助予大專院校,例如香港教育大學的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開設生死教育的教育專業培訓課程,讓一班準教師可作選修,甚至成為必修課程之一。此外,教育局的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課程可增加生死教育的課程作為核心培訓或選修培訓課程。這均有助生死教育在本港普及化和專業化,讓學生及早在校內得到最適當的教育。

 

負責研究的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副總監黎卓然表示:「這次的研究和對話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能了解學生對生死的想法之餘,又可見證到他們思考和討論過後,能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部分學生更能夠想出具體行動,例如孝敬父母和關心身邊人,這不能配合正向教育的方向。不過,這只屬試行性質,成效須透過持續性的教學與活動才得以延續。政府與各持份者也應積極推動,透過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發展出多元化的生死教育,開展討論生死的公共空間,讓社會更多人士認識和了解生死教育的好處。」

 

從學校走進社區  10月底舉辦《練習失去-生死教育展覽》

為延續這次的研究成果並於社區推廣生死教育,MWYO與香港生死學協會於2024年10月24至27日,在中環街市舉辦《練習失去-生死教育展覽》。展覽旨在幫助觀眾面對生命中無法避免的變故,並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透過核心內容:練習失去、死亡與離別、生命的意義,展覽將引導參觀者在悲傷中找到力量,並學會珍惜當下。詳情請留意MWYO的網站及社交媒體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