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強化監獄的教育與就業支援,助青年重返社會

撰寫 : 黎卓然

政府於去年12月公布首份《青年發展藍圖》(下稱《藍圖》),開啟香港青年政策的新篇章,內文表示政府會關注不同群組青年的需要,實現青年抱有盼望、在社會盡展所長的願景。《藍圖》列出160項措施中,有提及近年不少受激進思想影響而犯罪的人被收納入懲教院所,故懲教署會繼續積極推展多項合適的更生項目,協助他們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能積極面對往後人生路上各種挑戰。這充份反映政府對在囚青年更生方面的關注,因反修例社會運動而被判囚青年(下稱社運在囚青年),確保每個青年群組均可達成《藍圖》的願景。

 

懲教署的更生項目持續強化中

 

《藍圖》的《自強篇》內有「協助青年更生」的措施,當中表示懲教署會開展「沿途有 『 理 』 計 劃 」,涵蓋全新或經優化的項目,包括心理輔導項目「青少年研習所」:透過靜觀和藝術治療管理情緒,為青少年在囚人士進行心理修復與重建;「正向實踐坊」社區心理服務中心:為釋後的青少年提供社區為本的心理輔導,增強其信心和心理強韌度,並強化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招』『職』創未來」生涯規劃項目活動:為青少年在囚及更生人士舉辦生涯規劃講座及提供就業機會,特別協助其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以及「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透過線上講座和利用虛擬實境與電競活動等科技元素,讓他們認識中國歷史與文化,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此外,懲教署亦已於去年與香港都會大學簽訂備忘錄,落實長遠夥伴合作關係和更生的策略發展,包括為入獄前曾修讀或正在修讀大專課程的在囚人士提供學分轉換及課程銜接,以及向報讀該校課程的在囚人士提供資助。《藍圖》列舉的措施均對在囚青年(包括社運在囚青年)的更生十分有幫助,而筆者希望可以在此給予一些意見,讓政府可更有效協助在囚青年儘快重回正軌,發展所長,貢獻社會。

 

中國內地監獄推行「大教育」改革

 

對於社運在囚青年的支援,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於2021年公布的相關研究報告提出不少建議,筆者特別樂見政府有認真思考如何優化更生項目,以彰顯懲教署一直重視「懲」與「教」的發展。然而,有鑑於社運在囚青年與過往一般邊緣青年不同,他們或會有更大意願繼續升學,並擁有更高的學歷和專業技能,所需的升學和就業資訊不同,故筆者建議懲教署可以提供更多元化及更專業的在囚人士教育,此亦有助長遠的在囚青年更生項目發展。

 

參考中國內地一直重點開發監獄改造罪犯工作,堅持把教育改造作為中心任務,例如四川省監獄提出「大教育」概念,在教育及就業支援上成功作出創新改造,推進工作不僅構建社會共同協作文化,也支援在囚人士順利回歸,降低再犯率,打造成現代化文明監獄。措施包括加強社會適應性訓練,如創業訓練、模擬訓練、無縫對接聯動機制和回歸及就業指導。另外,出監教育也十分重要,旨在對即將刑滿釋放的在囚人士開展具針對性的教育培訓。特別是眉州監獄也致力完善設施設備,打造潔淨敞亮的監舍,引導罪犯在良好的改造氣氛中修心修行。

 

筆者建議懲教署也可效法「大教育」理念,繼續重點優化監獄的教育及就業支援,以推行更多元化及專業學習的監獄「校園環境」為目標。首先,為可準確了解不同背景的在囚青年之學習需要,署方可安排入獄後約一星期進行學習問卷調查,並聯同社會組織合作進行,且定期探討其學習情況,例如參與的課程、每日花多少時間學習、學習目標、能否滿足學習需要、學習困難等。繼而署方可因應不同學習需要,給予適當的支援及學習安排。例如社運在囚青年較多在專上學院就讀,署方可在保安情況許可下,讓他們適度上網,並提供可租借和預先加載相關應用程式的平板電腦,而該電腦只可登入大專院校的線上學習平台。懲教署也可聯同各大專院校(不單只是香港都會大學)提供網上學習,使到他們仍然可繼續上課,並如期畢業。

 

另外,教育宜與就業緊密扣連,懲教署可強化在囚青年的專業技能培訓和預早作出就業安排,好讓他們可在出獄前已有充足的工作準備。署方可主動聯絡更多不同行業的僱主(特別是需聘請專業職位的),擴大資料庫,並與僱主合作設計培訓內容,讓在囚青年的技能可緊貼市場需要。如情況許可,僱主更可透過網上面試,招聘將近刑滿出獄的在囚青年,或懲教署容許更多合適的在囚青年獲得出外試工機會,讓僱主及青年先有初步認識,以增加聘用的機會。

 

當監獄的教育及就業支援趨向多元化及專業化,加上社運在囚青年有別於過往一般在囚青年的學習需要,正好讓政府收集數據,評估及制定更多不同的教育及就業支援措施,加大開發監獄改造罪犯工作的深度與向度,最終能在監獄提供適切的「校園環境」,這對於青年的未來、社會長治久安,以及經濟發展均十分有益處。筆者期望政府能貫徹執行《藍圖》的措施,並持續優化和擴展更多有效的更生項目,協助這群組的青年重拾盼望,在社會盡展所長。

 

 

 

2023年2月14日原文刊於《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