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青年地區參與系列四】從體制上增加渠道讓青年參與地區事務

撰寫 : 郭東旺

關鍵字 > 公民參與

在疫情與社會政治氣氛繃緊的雙重壓力下,今屆區議員和地區官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近半年來風波不斷,部分區議員與民政官員更因各種政治爭拗而鬧得劍拔弩張,未來四年形勢堪虞。深謀遠慮和有承擔的從政者應當明瞭,區議會與民政的工作環環相扣,不可能完全切割,當中講求合作和尊重。倘若因個別政治爭議而長期針鋒相對,互相排擠,最終只會浪費大量寶貴時間和資源,犧牲的是香港市民的福祉。要建立互信,除了要有凡事留一線的政治智慧外,更應較多從實事着手,營造合作空間,其中最值得共同努力的無疑是青年發展課題。

 

年輕人是社會可持續和多元發展的重要持份者,當討論到影響青年的政策或措施時,沒有他們的參與只會事倍功半。在政策層面,政府於2017年在《香港青年發展策略:公眾參與報告》(下稱《策略》)就肯定了「青年是社會的正面資產和推動社會發展最具潛力的一代,我們應更積極製造機會邀請他們貢獻社會。」當中更提到要「建立開放、透明和互動的平台,鼓勵青年參與公民事務和討論政策,同時多加善用各地區的青年網絡,整合地區青年資源,讓青年能於地區層面作出貢獻。」

 

在現實層面,青年的公民意識的確與日俱增,無論是參與選舉或擔任公職,還是體制外的社會運動,都不乏年輕人的身影。然而,制度上可供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有效渠道多年來卻停濟不前,近年更有不少青年對體制失去信心,越行越遠。值得反思的是,目前地區行政上有不少事務都有青年面向,如區內的教育事務、地區設施、交通和文娛康樂活動,直接影響年輕人,惟仍然缺乏《策略》提及的「開放、透明和互動的平台」,讓年輕人參與地區事務和討論政策。至今仍未有一個渠道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為青年而設;二、由青年主導;三、有公開透明的渠道讓普羅青年選擇加入或參與;四、能夠與政策制訂者直接和有效溝通;以及五、具有充足資源配套。

 

過去數月筆者訪問了區議員、地區社工、地區青年組織成員、十八區青年網絡計劃和地區青年活動委員會成員,綜合他們的意見,在此就現行制度提出建議,增加青年參與地區事務的渠道。
 

一、建議每區區議會設立 「青年事務委員會/工作小組」

 

要正視青年參與這個課題,區議會的角色關鍵,它在地區行政上一直擔當重要的諮詢角色,致力推行、籌辦和資助社區參與計劃和活動。長久以來,不同區議會可按需要成立不同委員會和工作小組,協助執行區議會的職能。根據區議會網站資料,上屆只有北區、屯門區、大埔區和沙田區,共四區設有針對青年事務的工作小組。而今屆至目前為止已增加至七區,分別是東區、觀塘區、深水埗區、油尖旺區、葵青區、大埔區和屯門區。

 

當中葵青區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和觀塘區的「社會服務及青年發展委員會」在架構上更比工作小組高一級,其權力和影響力自然更大。它們可以按需要成立屬下工作小組,如葵青區「青年事務委員會」轄下就成立了「青年領袖培訓工作小組」、「多元發展工作小組」和「性別平等及性教育工作小組」,更針對性和有策略地處理青年事務。另外,委員會主席會獲邀出任地區管理委員會(由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主席)的委員,除了與政府在區內各主要部門的代表有更緊密的聯繫,十八區區管會亦擁有每年8,000萬元撥款的「地區主導行動計劃」決策權,委員們能夠就工作優次提供意見。

 

筆者樂見越來越多區份重視青年,但仍有不少區份未有專責青年事務的單位,架構未盡完善。其次,以往不少針對青年事務的工作小組職能有限,大多舉辦青年興趣活動而已。如果要更全面照顧青年的發展,包括他們參與地區事務的權利,筆者建議各區議會除了需要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工作小組」,其職能應儘量包括以下面向:一、廣泛諮詢區內青年,提供渠道讓他們表達意見;二、教育青年公民意識,促進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發展,提升其社區歸屬感;三、提供青年活動與服務;四、聯繫區內各促進青年發展的持份者,如校長、教師、社工、公民社會領袖和政府官員等,善用各方優勢和資源促進青年發展;以及五、定期向政策制訂者反映意見,並向市民報告工作進度。

 

有了主理青年事務的對口單位及清晰職能,資源運用和工作目標將更加集中,為日後在十八區層面促進青年發展打下穩健根基。
 

二、建議推行「地區青年參與計劃」

 

另外,正如《策略》提到要建立開放、透明和互動的平台鼓勵青年參與公民事務和討論政策,並善用各地區的青年網絡讓他們在地區層面作出貢獻,各區區議會可與青年服務機構合作,推行地區青年參與計劃(下稱「計劃」)。目的有三:一、增加青年參與地區事務的渠道;二、培養青年的公民意識和社區歸屬感;以及三、促進社會各界了解青年想法及認識相關議題。
 

「計劃」的成員如何產生?

 

筆者嘗試提出一些概念,區議會可因應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首先,每區的「計劃」約有15至20個成員名額,由當區青年投票選出,任期兩年,任何有興趣加入的15至35歲當區青年均可報名。報名後每名參加者將獲得一份資料包,內容涵蓋當區現況簡介、撰寫政綱和表達技巧等基礎政治知識,然後他們須撰寫一份改善地區發展方案作為政綱,以及拍攝一條約三分鐘的競選短片,並上載到活動網站讓公眾檢閱。這方面主辦方可考慮與傳媒機構合作,善用它們的網絡平台,以增加宣傳效果。

 

接着,主辦方須舉辦社區論壇,邀請參加者進行辯論,讓當區青年從多角度認識他們和討論社區議題,同時提升參加者的議政能力及知識。最後在區內的中學、大專院校,以及兒童及青年中心等較多年輕人聚集的地方設置票站,讓當區15至35歲的年輕人帶同住址證明(可以是學生手冊或函件),投選心儀的參加者。最終得票最高的15至20名參加者,將成為當區「計劃」的成員。
 

「計劃」的成員有何職責和權利?

 

在地區層面,首先「計劃」須為成員提供一系列有關認識地區行政和議題的課程、活動和工作坊等,並邀請政府官員、區議員、學者、地區組織成員等擔任導師,提升成員的地區治理知識和培養各方面的核心技能,如理性溝通、分析、解難和組織能力等。其次,成員們將充當區議會的青年顧問。一方面區議員可以因應需要,就各項地區議題諮詢他們,從而更掌握青年脈絡。另一方面,成員們亦可以就所關心的地區事務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並透過區議員把議題帶進區議會大會或相關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的會議中討論。

 

在全港層面,當局可讓青年發展委員會(下稱YDC)善用此地區青年網絡,考慮招納「計劃」的成員(十八區共約300人)成為現時「YDC青年大使計劃」的青年大使,讓他們除了可以參與原有的培訓和交流活動外,每年更可選出十個年輕人關心的青年發展議題,向YDC主席—政務司司長反映年輕人的聲音。然後司長可把議題帶到政府有關部門、甚至立法會討論,並以書面形式向青年大使匯報有關討論結果及回應問題。

 

此外,有關YDC委員的組成辦法,坊間多年來都有不少質疑和討論,大多希望破除傳統精英主義,儘量讓背景多元的年輕人加入,反映不同意見。而「計劃」成員正好來自全港十八區,具有一定代表性,而且背景相對多元,故建議YDC可先開放一至兩個委員席位由YDC青年大使每兩年互選產生,若然成效理想,可以逐漸開放更多委員席位給青年大使擔任。
 

好的政策就是好的政治

 

青年公民參與是青年發展的基柱之一,需要各方持份者共同努力推行。作為政策制訂者,區議員和政府當局要從大局出發,展現政治魄力與智慧,營造契機推行惠及青年的政策措施。正如澳洲前總理基廷(Paul Keating)所言:「好的政策就是好的政治。」如今在香港的政治環境下,帶着激烈改變訴求的政治人物或許容易吸引公眾眼球,但人民最終關心的是,從政者帶來甚麼政策及如何能達致長遠利益,而非當下政治角力或選舉考量所擺出的姿態。
 

 

2020年6月22日原文刊於《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