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整體效果理想

MWYO青年辦公室及香港總商會發表第四階段報告

 

  • 超過八成僱員獲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其中約一半的工作職責與大灣區業務有關;

  • 約一半獲得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的僱員,薪金達到22,000元以上,具有競爭力;

  • 「計劃」讓僱員加深對大灣區的認識,把握發展機遇;僱主則對將來的人力資源規劃有更好的掌握,優先揀選適合的人才;

  • 建議政府在「計劃」恆常化後持續研究評估,並公開相關數據作參考。

 

2021年香港政府首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以試行性質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有業務的公司,聘請本地大學或大專院校畢業生派駐內地城市工作。時至2023年初,參與的僱員應已完成試行「計劃」。為探討「計劃」的成效,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與香港總商會合作採用追蹤性研究的方法分四個階段收集數據,並於今天(2023年8月29日)發表最後第四階段報告。

 

MWYO於2023年5月收集數據,了解僱員在完成「計劃」後的事業發展情況,共收集到 72位僱員回覆。根據勞工及福利局公布,截至2023年2月底,該「計劃」共有568位青年順利完成18個月聘用。如此推算,回覆今次問卷調查的僱員佔整體完成「計劃」人數的12.7%。另外,我們亦與七位僱員進行深入訪談,用作補充問卷的結果。

 

超過八成獲得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

整體上,試行「計劃」對僱員和企業均有好處。在72位問卷受訪僱員中,較多獲「計劃」期間任職的公司續聘(下稱續聘)(61.1%),另有少數受聘於其他公司(22.2%)和非在職並正尋找工作(12.5%)。數據顯示有約一半獲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的僱員,其工作職責與大灣區業務有關(分別佔55.3%和42.9%);可見無論獲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部分僱員縱然身處香港,他們仍能繼續運用於「計劃」所累積的內地經驗,為大灣區經濟作出貢獻。

 

兩地薪金差距影響工作選擇

薪金方面,大部分獲續聘或受聘於其他公司的僱員均能獲得每月18,000元(港元,下同)以上的薪金(分別佔90.5%和81.3%),且有約一半獲22,000元以上(分別佔47.7%和50.0%),反映僱員於「計劃」後在職場上有競爭力。就所有受訪僱員的辦公室主要地區與薪金組別的分析,相對於只在香港,辦公室涉及內地的僱員薪金會有較大比例屬每月18,000元或以下,並呈統計上的顯著關係(涉及內地上班佔33.3%,只在香港上班佔2.5%),可見香港與內地的薪金仍有差距。深入訪談的僱員亦表示兩地薪金存在明顯差距,從而影響他們會否回港工作賺取較高薪金的決定。

 

整體效果理想 恆常化後仍須持續評估

總結四個階段的研究,試行「計劃」對僱員和企業均有好處。對僱員來說除了大多獲續聘外,他們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認知層面和事業發展上均有幫助,且能達到「計劃」當初訂立的目標,即鼓勵和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至於企業方面,則可了解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工作能力,從而對將來的人力資源規劃有更好的掌握,亦能透過「計劃」續聘適合的人才。

 

然而,「計劃」始終是試行性質,我們期望恆常化的「計劃」可吸引更多香港青年人才參加,同時能微調當中的細節,為僱主和僱員提供更多適切的支援。如要把「計劃」的成效最大化,將成果延續下去,持續的研究與評估是必要的,並須定期公開相關數據予社會參考。我們建議研究的方向可以是:1)恆常化「計劃」修訂後的效果、2)持續、退出或新加入「計劃」的僱主的考量、3)放寬防疫措施後的改變、4)增加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後的影響,以及5)參加恆常化「計劃」僱員的背景變化等。

 

MWYO青年辦公室特別顧問羅祥國博士表示:「我們相信『計劃』是一個有效的渠道讓香港青年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機遇,為自己開闢多條發展的道路。在我們訪問的僱員中,有熱心參加者主動籌辦『同學會』,提供不同的支援和舉辦各種活動,以協助僱員建立人脈網絡。我們寄望了解大灣區情況後,香港青年與僱主可藉此推動更美好的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