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

從家庭出發 協助少數族裔青年成長

撰寫 : 黎卓然

香港融樂會最近的調查結果,發現疫情期間很多少數族裔人士面對失業和開工不足的問題,只能單靠積蓄度日,家庭的經濟壓力十分沉重。少數族裔家庭的傳統觀念很強,通常只依賴父親賺錢養家,而母親一般都要獨力照顧數名子女。他們在疫情期間不用上學,被迫困於約一百多呎的劏房內,累積不少家庭問題。該調查指現時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支援嚴重不足,加上家人大多不鼓勵女性與其他人或機構接觸,因而只會向親戚朋友求助。

 

MWYO青年辦公室亦於2022年7月至9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44位11至18歲以下的少數族裔中學生,其種族在港的社經地位偏低,包括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度和尼泊爾;並進行了25個深入訪談,包括少數族裔專業人士、在學青年及其家長、於前線服務少數族裔青年的專業人士,以及相關支援組織的代表。筆者發現很多少數族裔家庭都較傳統與封閉,間接阻礙其子女在港的成長與發展。

 

傳統家庭環境的阻礙

少數族裔的家庭環境缺乏讓青年健康發展的條件。經濟方面,受訪青年表示香港的教育開支昂貴,故曾往家庭原屬的國家讀書,但因治安問題,最終回港繼續學業。加上其宗教信仰認為生養眾多是一種祝福,當在經濟拮据下,還要應付數名小孩的教育開支,家長實在難為子女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

 

至於語言及文化上,由於少數族裔家長並非用中文作為母語或第一語言,故家庭無法為子女提供一個學習中文的平台,這會減少他們升學及融入華人社會的信心。而家人沒為他們取一個中文名字,長遠影響其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

 

此外,少數族裔青年與傳統家族的文化存在衝突,令其對種族身份感到困惑,例如受訪青年反映像一般港青穿着牛仔褲便服與親戚會面,會惹來他們不少批評。而在戀愛方面,他們有自由去選擇拍拖對象,但婚姻對象卻是由家人安排。有受訪男性青年坦言即使他在港結識了異性,也不會與她長久發展,原因是他最終要往家庭原屬的國家結婚,婚姻對象亦是一早由家族安排好了。又基於家族傳統,家長不期望女兒獲太高學歷或外出工作,只想她長大後往家庭原屬的國家出嫁。這均會影響他們在港建立正面的種族身份認同。

 

傳統觀念也會影響少數族裔青年的事業發展。家人長期灌輸的觀念和家庭經濟需要令到他們不太着重個人事業的長遠計劃,例如父母要求他們趁暑假賺多點錢,於是他們會為了一份短期收入較多的暑期基層工作,而放棄在大機構實習的機會。事實上,在家人催迫下,他們會放棄升學並儘早外出賺錢,始終某些基層工作需要能操流利英語的外籍員工,他們不難找到工作。再者,家人或親戚都會介紹工作給他們,但普遍都是在其家庭種族的圈子裏工作。如果青年本身中文水平較差,即使他們日後有意尋找華人為主的本地公司,也未必會被取錄,最終他們唯有長期受困於那個圈子裏。

 

家長助子女融入社區 舉足輕重

參考問卷調查結果,假如少數族裔青年的父母或再上一代是在香港出世的話,他們會較積極探索其種族身份,並會有較正面的感覺。原因可能是家人會較多鼓勵和支持他們融入華人社會,例如有受訪青年指她自小有家人陪伴參與社區義工活動,擴闊其華人圈子。家長亦會安排子女入讀主流學校,這與非本地出世的家長,因擔心其他宗教學校影響子女的信仰,而為他們報讀非華人為主的學校,兩者做法截然不同。

 

在港出世的家長均較能以身作則,積極融入社會,即使自己未能有效融入,也希望下一代可在港有更美好的發展。可惜,這類父母實在不多,反而大多自我孤立,與華人及其他種族疏離。有受訪家長在港居住了逾20年,但華裔朋友卻寥寥無幾,且完全不懂廣東話,也不認識本地文化。有學者指出,如果家長本身一直處於自我孤立狀態,不但無助子女融入香港社會,更會形成一大阻礙。

 

組織少數族裔家庭探訪員計劃

現時民政事務總署已委託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為少數族裔提供服務,它們會安排背景和經驗相似的過來人擔任大使,透過家訪主動接觸並向少數族裔人士介紹專為他們而設的公共支援服務,但較封閉的家庭未必會主動使用。此外,一些非政府組織也會定期探訪少數族裔家庭,提供情緒支援服務和派發需用的物資,但資源有限,未能擴大其服務範圍及支援服務。最近,民建聯亦宣布成立輔導專業義工隊,在深水埗及油尖旺區開展免費輔導服務,並開設支援熱線,關顧少數族裔社群的精神健康問題。民建聯少數族裔委員會主席鄭泳舜議員表示現時18區都有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他希望當局增撥資源,增加少數族裔服務中心和外展服務。

 

為提升上述支援的成效,筆者認為增加資源是必須的,從而為較封閉的家庭提供適當支援,好讓他們有更多融入主流社會的信心及能力,也可鼓勵子女開放自己,融入社區。筆者建議政府宜提供更多資助給受委託機構及有少數族裔家庭探訪服務的非政府組織,善用它們的經驗,讓其有更多資源去有系統地組織探訪員計劃。此計劃須增設種族身份認同相關元素,擴展服務範圍,讓更多家庭受惠。

 

受委託機構及非政府組織可邀請華裔及少數族裔人士擔任少數族裔家庭探訪員,二人一組去探訪家庭,好處是較容易讓家庭接受,亦有助日後建立關係。探訪員除了關心其情緒及生活需要外,也可陪同他們探索不同社區、使用公共支援服務、參與社區活動、教授中文及本地文化、結識更多華裔朋友等,長遠使他們有能力及動力自己去投入社區。探訪員亦可提供教育資訊,讓家長可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主流學校,探訪員亦可跟進他們的學習情況。

 

此計劃需要有更多資源去招募探訪員,培訓他們相關技能及知識,並有專人負責跟進探訪情況。義務工作發展局有多年培訓義工的經驗,非政府組織可與之合作。專上院校學生亦是可能的人力資源。另外,如需安排華裔家長支援,則可鼓勵學校的家長義工參與,家長義工的轉介可透過義務工作發展局招募。非政府組織也可與「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專才義工網」下的友伴服務、社區及文化服務合作,特別是社區共融義工服務,以招募更多探訪員。至於詳細的探訪計劃內容及規模可因應每個受委託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的情況而定,亦給予前線人員多點空間去設計方案。相關組織也可藉此收集數據,包括家庭的需要、感受、習慣等,從而整理出大數據資料庫,以供政府及其他機構改善社區服務之用。

 

家庭對少數族裔青年的影響特別深遠, 這與他們的傳統文化有關。筆者希望政府及社會各界可主動積極協助較封閉的少數族裔家庭融入華人社會,調整家長的固有觀念,令他們在傳統與香港文化間取得平衡,並開放自己去探索社區,從而進一步鼓勵及幫助子女去融入社會。這不是靠簡單的探訪、轉介和派發物資可解決,當中需要更多資源、服務及人手,並須付出無比的愛心及耐性去打破隔膜,才可達到果效。少數族裔青年其實也是香港龐大的人力資源,但願他們可在更適合的環境成長,為香港美好的未來作出更多貢獻。

 

2023年7月1日原文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