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的可能性及政策建議

拓闊香港青年就業選擇 就業配對服務打開大灣區之門

 

  • 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工作興趣不大,只有13.4%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
     

  • 內地薪金水平偏低,絕大部分大灣區內地城市不同職位的平均年薪,不足香港相同職位的60%
     

  • 短期建議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就業資訊和就業配對服務
     

  • 長期建議政府支援提供更多大灣區的就學和實習機會給香港青年

 

香港,2020年5月18日:在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下,預料本港青年失業率會上升,缺乏工作經驗的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大灣區會否是另一個選擇?中央政府在2019年2月發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各界對此都充滿期望,並認為能夠為港人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可是,事實上是否如此?

 

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透過進行問卷調查*、安排焦點小組和深入訪談,以搜集最新的相關資料,了解大灣區是否提供適合的就業機會給青年,並於今日發表《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的可能性及政策建議》。

 

大灣區薪金水平偏低 港青興趣不大

 

大灣區規劃的成功落實,部分取決於青年是否有興趣到大灣區工作;可是,研究發現81.6%青年表示沒有興趣到大灣區工作;而表示有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內地工作/行業前景好。

 

尋找工作時,薪金和工作前景往往是主要的考慮因素。在不同行業的四個大類別職位中(包括:操作/技術工人、一般工作人員、督導級/技術員級人員和經理級/專業人員),香港的平均年薪均高於大灣區三個城市(包括:廣州、東莞和深圳)。將大灣區主要城市與香港的平均年薪作比較,MWYO發現只有極少數職位平均年薪達香港同一職位的60%或以上(見圖一)。

 

圖一:香港和廣州、東莞和深圳職位平均年薪散布圖香港和廣州、東莞和深圳職位平均年薪散布圖

 

而金錢以外,青年對往大灣區工作缺乏興趣的兩大原因與內地資訊自由和民主法治有關,分別有86.1%及83.0%受訪青年持頗負面/非常負面看法。與此同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9.9%)表示不認識大灣區的規劃發展政策;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74.5%)認為大灣區的就業市場資訊不充足。

 

此外,參加焦點小組的僱主認為青年對大灣區法規、工作及生活文化和當地發展政策缺乏認識,這都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市場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

 

進一步分析調查數據,發現有較高機會有興趣到大灣區工作的群組分別是:18至24歲、高中或以下學歷、月入30,000元港幣或以上、有內地工作經驗、對現職工作不滿、對內地生活觀感正面、對內地自由觀感正面,或同意大灣區就業是未來趨勢的青年,較易對大灣區工作有興趣。

 

短、中及長期政策建議

 

研究發現大灣區一般工資水平較低,青年對內地觀感較差;另一方面大灣區僱主覺得青年優勢不再。特區政府若要推動港青到大灣區就業,除非為雙方提供更多配套和誘因,否則事倍功半。MWYO青年辦公室特別顧問羅祥國博士指出,「要推動青年到大灣區發展, 不應只流於口號,我們必須要針對不同群組的需要,包括青年和僱主,做好短、中及長期的政策。」

 

為此,MWYO 青年辦公室提供以下九項短、中及長期建議:

 

MWYO短、中及長期政策建議對象與目的MWYO短、中及長期政策建議對象與目的

 

註:僱主包括大灣區企業,以及在大灣區有業務的港企

資料來源:2020年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

 

短期建議:

 

1. 儘快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以推展包括支援青年就業的工作。

 

2. 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網站打造成一站式平台,提供當地就業和生活資訊。

 

3. 建立人才資料庫,以發放資訊和了解就業意向。

 

4. 提供就業平台和支援,包括就業配對服務,以助尋找工作和消除障礙。

 

5. 於大灣區各城市開設辦公室以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以及推出手機程式 以設立生活和就業資訊平台。

 

中期建議:

 

6. 為聘請青年的企業提供資助,鼓勵於大灣區創造職位;設立在大灣區全職工作的新資助計劃(例如,每月8,000元港幣,為期兩年)。

 

7. 與內地政府商討將前海的試驗計劃和優惠措施推展至其他大灣區城市, 以吸引更多青年北上工作。

 

長期建議:

 

8. 增加資助鼓勵港青到大灣區讀書,提升畢業後前往大灣區就業的意願。

 

9. 增加青年到大灣區實習的機會和時間,提升畢業後前往大灣區就業的意願。

 

MWYO青年辦公室總監劉鳴煒表示,

 

「疫情使我們的經濟大受打擊,對青年就業的影響更甚。雖然香港青年對內地的觀感很可能仍在變化中,但在任何情況下,給年輕人多一個選擇都是好事。」

 

 

* MWYO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2019年8月下旬至10月初進行調查,樣本數為1,0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