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AUG, 2023

2023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香港青年發展政策」意見書

政府於去年公布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勒了青年發展的工作理念和方針,以及展示了長期持續推動與青年相關政策的決心。MWYO青年辦公室為配合政府對青年發展的重視,協助引領社會各界對青年議題的持續關心和討論,一直致力運用各種研究方法,試行和舉辦不同的活動,藉以了解青年需要,並提供切實可行的青年發展政策建議給社會各界參考。

 

我們認為香港青年發展政策的願景為「加強青年思想質素和全面發展能力;引導青年愛國、勤學、專業、修德、明辨、篤實、兼融和關愛,不斷成長,享有快樂充實的人生;並以承擔和創新精神,為香港、國家及全世界福祉作出貢獻,肩負起達成中國夢的責任。」以下我們會就身心健康、教育、生涯規劃、公民參與、香港未來五大範疇作出建議和提供成效指標給當局參考。我們期望政府協助青年找到實踐夢想的機會和方向,在社會向上流動。

 

身心健康

 

建議一:減少校園欺凌,加強旁觀者應對欺凌的能力

 

背景

校園欺凌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但問題仍然存在。根據教育局於今年五月公布的數據,在過去三個學年中,中小學平均每年處理約380宗校園欺凌個案。雖然坊間有不少針對欺凌者與受害者的研究及討論,但往往忽略欺凌事件中旁觀者的角色。然而,在校園內最常遇見欺凌事件的,正是在旁圍觀的學生。如何令這群旁觀者願意在遇到欺凌時向受害者伸出援手,或是減少校園欺凌的關鍵因素之一。

 

建議

  1. 加強教育局資源套內與旁觀者相關的內容,例如教授學生基礎的心理輔導與調解衝突的技巧,從而緩解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矛盾,並給予受害者精神支援。
  2. 要求學校訂立清晰的欺凌處理機制,給予旁觀者更多指引與支援,協助師生共同應對欺凌。
  3. 設立「朋輩支援小組」,挑選具領導能力的學生擔任調解的角色以及為受害者提供情緒輔導。
  4. 規定教職員及準老師接受若干時數的處理欺凌訓練。
  5. 設立聯絡性質的「青年網絡安全專員」,加強學校、警方和社交媒體平台合作,跟進學生的舉報與求助,以及介紹與反欺凌的相關的資訊和知識。

 

成效指標

  • 旁觀者對如何介入欺凌有更深入的認識,並提升學生施予援手的意願;
  • 教職員對如何處理欺凌有更深入的認識;
  • 校園欺凌個案減少。

 

建議二:關注青年精神健康,促進預防與補救服務

 

背景

根據香港大學精神醫療學系研究團隊於今年五月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一年,有超過一成半的青年可能患上精神疾病(16.6%),而曾患精神病的受訪者中,更有接近七成半表示沒有接受過任何精神科或心理服務(74.1%)。從預防精神疾病方面,良好的生活習慣至關重要。當局宜繼續鼓勵青年恆常運動,提供更多設施予青年培養運動習慣。從補救方面,現時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長,私營診斷費用昂貴的問題,令有需要的青年求助無門,當局應提升公私營服務分流效率,並提供財政支援予有需要的青年就診。

 

建議

  1. 就預防方面,政府為提升運動設施的可達性,已推出「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鼓勵更多學校提供場地予市民。當局除了以津貼補助學校外,應扮演更積極的協調角色,例如可考慮由康文署擔任學校課後時間的體育場地管理人,並由政府出支承擔場地維修的人力資源與費用,提升「計劃」的可持續性。同時,可鼓勵學校先讓舊生使用,待檢討後再考慮延伸至公眾,增加學校參與的誘因。
  2. 就補救方面,建議政府設立「精神健康醫療配對基金」,與私營企業共同資助有需要的青年及早就診和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並由青年服務機構試行相關計劃,確保基金順利運作。

 

成效指標

  • 青年的運動時間增加,改善精神健康;
  • 更多受惠青年能及早接受精神科醫療服務;
  • 公營精神科的服務需求與輪候時間減少。

 

教育

 

建議三:優化青年發展計劃資助機制

 

背景

支持創新的青年發展項目,是推動青年全人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現時,有意開展與青年發展相關項目的團體,雖然可申請政府不同資助計劃,惟繁複的行政程序和嚴緊的申請要求,令不少仍處起步階段的創意項目,因缺乏人力資源或項目成效數據而較難獲得資助。此外,項目提供者更須自行聯絡學校洽談合作、設計和執行項目的成效評估,但又欠缺足夠的人脈和經驗去處理。

 

建議

  1. 慈善機構和基金會以開放靈活模式提供資助,並為青年項目提供者訂立清晰的指引,以評估項目成效,推動有創新意念的青年發展項目。
  2. 針對初起步的創新青年項目,按其人手和財政資源、計劃的規模和目標,簡化申請資助的行政程序,令資助條件更彈性。
  3. 有經驗的團體或慈善機構擔當連結者的角色,介紹相熟的目標受眾予初起步階段的項目提供者,幫助項目順利達成和持續發展。

 

成效指標

  • 更多創新的青年發展項目能夠量化項目成效,並成功申請獲批資助;
  • 增加創新青年發展項目的受眾網絡。

 

建議四:以較軟性及青年角度推動公民及國民教育

 

背景

近十年社會政治紛爭不斷,加上國際環境等多項複雜因素,建立青年的國民身份認同十分重要。如要取得良好效果,相關教育必須要能吸引青年的興趣。青年認為透過親身體驗的考察交流活動,更能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有見及此,當局可推行活動或資助青年以「個人遊」形式到內地城市體驗及交流,藉此欣賞祖國的錦繡河山和文化底蘊,以及與當地青年互相學習和建立感情。

 

建議

  1. 推出「青春高鐵線」,與國家部門協作提供優惠套票給學生在長假期無限次乘搭高鐵。可先以城市點對點的方式開始,如香港來回上海或南京,再逐步增加覆蓋城市。
  2. 推出「文青通」,資助青年觀賞當地的傳統和流行文化藝術作品,如影視、音樂、戲劇、舞蹈、體育等,以及購買表演場地和博物館的通行証。
  3. 舉辦不同形式環遊大灣區各城市的活動(如單車、馬拉松及渡海泳等),增加青年對大灣區生活環境以至就業市場的了解。

 

成效指標

  • 青年更了解內地風土人情;
  • 青年對內地觀感提升;
  • 青年國民身份認同增加。

 

生涯規劃

 

建議五: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升級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

 

背景

政府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已完成試行,恆常化的「計劃」亦已開展。在「搶人才」的環境下,政府可參考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研究人才庫」計劃,將「計劃」升級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改為按僱員的學歷與工作經驗調整政府補貼額度,相信能夠吸納更多優秀畢業生參加「計劃」,令「計劃」更具吸引力。

 

建議

  1. 將原本固定劃一$18,000元月薪,改為按僱員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調整基本薪金,而相關調整建議由政府提高補貼額度,而僱主則與現時一樣,只須給予8,000元薪金。具體為:學士畢業生僱員的標準薪金訂為20,000元,而碩士畢業生僱員為23,000元;即政府須津貼前者12,000元,後者15,000元。
  2. 有一定工作經驗的香港青年,可能更適合或有興趣參與這「計劃」,建議由現時三年內畢業的學士學位或以上的申請資格,擴大至五年內畢業的香港青年。

 

成效指標

  • 「計劃」完成後,青年可在任何地方賺取20,000元月薪或以上;
  • 青年透過「計劃」更了解大灣區的職場和生活情況,加強人脈網絡;
  • 青年對個人前往大灣區發展前景有更確切的了解,為自己的事業發展增多一項選擇。

 

建議六:支援企業開設更多實習職位予不同背景的青年

 

背景

僱主多以學業成績為招聘初步篩選準則,因此成績一般、學歷不高和缺乏工作經驗的剛畢業青年或會失去機會。如青年能早點透過實習了解行業和職場文化、累積工作經驗、提升職場軟技能,有望能增加個人競爭力,亦對未來發展規劃有更充分的理解。可是,現時一般實習計劃的行業種類狹窄、實習日子短、給予中六畢業生的實習項目亦有限。而且,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來說,也有較大的人力和資源負擔。

 

建議

  1. 參考勞工處在2009年推出的「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資助企業開設約4,000個短期實習職位,為近期畢業的學生提供就業機會。政府應重推此計劃,以一年為期,但新的計劃應包括高中、文憑和副學位畢業生,而非只限於學士學位畢業生,以回應不同教育程度青年的就業困難。
  2. 把「專上學生暑期實習計劃」延伸至合資格中學生及剛中六畢業生群組,設立恆常的「中學生暑期實習計劃」,每年在各政策局或部門物色不同適合中學生的實習崗位,鼓勵他們申請,協助他們累積工作經驗和進行生涯規劃。
  3. 為中小企成立實習資助基金,資助最少為期兩個月的實習計劃,政府按每名實習生(對象主要是中六畢業生)補貼最低工資,以減低公司的薪金成本。
  4. 成立中學實習諮詢及支援辦事處,專責於市場及中學執行實習的相關工作,為公司、中學及其他籌備團體提供更多支援。

 

 

成效指標

  • 參與青年更了解職場情況及提升職業軟技能;
  • 參與青年更了解自己的生涯規劃和未來發展;
  • 僱主更了解青年的能力和不足。

 

 

公民參與

 

建議七:於公眾諮詢階段加入「共識會議」環節

 

背景

社交媒體興起使回聲室效應加強,大眾傾向聆聽自己同意的聲音,導致世界各地在討論各項議題時均出現越來越兩極化的情況,令政策制訂者難以清晰了解市民的真實需要。共識會議強調參加者在掌握足夠的客觀資料下對話、聆聽和包容,目的是讓民衆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就不同社會議題發表意見,並聆聽政策所牽涉的不同持份者的觀點後嘗試達成共識,從而令會議的討論結果作為政策制訂者有效的參考。

 

建議

  1. 政府及政策制訂者挑選社會具爭議但有討論空間的議題,然後在公眾諮詢階段時舉辦「共識會議」,鼓勵不同持份者參與討論。
  2. 政府將會議結果視為民意指標,並在施政時加以參考、落實,從而展示回應青年意見的誠意。

 

成效指標

  • 提升青年參政與議政的意欲和對政治人物的信任;
  • 政策制訂者能夠從共識會議中收集到具質素的意見;
  • 令政策的公信力提升。

 

建議八:撥出公共空間予青年和市民進行「參與式預算」

 

背景

民政事務總署已在全港18區成立「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就民政事務處指定的地區工程或設施項目及其他地區建設倡議(下稱地區項目)提供意見及反映區內居民特別是青年的意見。MWYO樂見當局積極收集市民包括青年的聲音,此與我們一直倡議的「參與式預算」理念相近,即讓市民參與地區議題的討論和決定部分公共預算的用途。

 

建議

為了讓市民特別是青年有更高的參與度,從而加強其社區歸屬感、與體制的關係和信任,我們建議當局循序漸進讓他們討論、決定及監察地區項目的落實。具體操作上是讓他們理解預算項目和議題、提案、討論或審議方案、以問卷調查或投票等方式選擇執行優次,以及監察方案的落實。至於選址上,我們以往亦有提議當局考慮於公共空間揀選特定範圍或議題試行「參與式預算」,例如海濱共享空間的「期間限定」部分,以及物色康文署轄下未來有計劃優化或重建的公共空間。

 

成效指標

  • 青年認同政府的公共服務質素、政策制訂過程的透明度和回應市民的能力有所提升;
  • 青年與行政部門的關係改善;
  • 提升青年的公民意識、公民參與效能感、社區歸屬感,以及減低無力感。

 

 

香港未來

 

建議九:推行「青年租金津貼試行計劃」提高青年住屋質素

 

背景

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現時大部分18至34歲的青年仍然與父母同住,同住雖然對青年和其家庭均有好處,但隨着年齡增長,不同背景的青年在工作、婚姻和生活上都會出現變化,繼而對居住狀況有不同需求。住屋的問題對青年的人生規劃有重要影響,現時協助青年的房屋計劃應進一步評估不同青年的需要,考慮適合的配套政策,減輕青年的住屋的財政顧慮,集中發展人生目標並向理想邁進,進而對整體社會也有好處。

 

建議

研制「青年租金津貼試行計劃」,津貼18至30歲入息不超過其年齡組別每月入息第75個百分值(約20,000元,下稱水平線),總資產淨值不超過35萬元的在職青年租住300呎或以下,不高於同區平均月租的私人房屋,而他們須支付水平線的20%(約4,000元)作租金。計劃由名額2,000個開始試行,為期三年。此計劃目的為即時協助有需要的青年順利過渡到入住公屋、有能力租住更高質素的私樓或置業的階段。

 

成效指標

  • 「計劃」完結後,受惠青年能夠順利過渡入住公屋,或者有能力租住更高質素的私樓或置業;
  • 協助青年儲蓄,達致個人發展目標。

 

建議十:提升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和社會共融

 

背景

香港的社會共融政策旨在讓每個人在不同生活範疇都享有平等和尊重,現時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對少數族裔已有各式各樣的支援服務,共融政策一直聚焦於中文學習及就業等支援上,但鮮有提及種族身份認同。建構肯定及正面的種族身份認同,關係到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在港的長期發展,若處理不當將令到個人及社會均蒙受損失。政府應調配更多資源,擴大服務範圍和種類,鼓勵他們開展探索,提供更多途徑去關心社會。

 

建議

  1. 資助相關機構推行結伴實習計劃,安排少數族裔青年與華裔青年到同一間公司實習,讓他們從職場中探索種族身份,了解自我,亦認識及尋找方法融入華人職場,同時擴闊其華人的社交圈子。
  2. 政府應善用「寶石計劃」和「喜瑪拉雅計劃」,將支援政策和措施定位於種族身份認同,亦可將兩個計劃的理念,擴展至其他政府部門,提供更多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在政府部門實習的機會,如表現理想者,更可招聘他們加入成為公務員,實現貢獻社會的理想。
  3. 資助相關機構擴展少數族裔家庭探訪服務,同時亦鼓勵關愛隊進行家訪,關心當區少數族裔的需要,更可陪同他們探索社區、使用公共支援服務、參與社區活動、教授中文及本地文化、結識更多華裔朋友等。
  4. 把參與「少數族裔社區大使」計劃的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組識起來,成立「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他們有服務社區的志向及經驗,各區的青年活動委員會應與這「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團體」多作交流,讓團體可透過委員會把少數族裔的意見融入當區的青年活動之中。委員會亦可從團體中物色有潛質的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加入成為委員,直接參與區內青年發展活動的工作。
  5. 於博物館特設以少數族裔為主題的歷史及文化展館,讓他們於本地保存自己種族的文化,並推廣社會對本地種族多元的認識。

 

成效指標

  • 更多政府部門及機構招聘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善用他們的才能;
  • 幫助少數族裔香港青年建構肯定及正面的種族身份;
  • 提升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社會參與主動性,也讓他們有更多參與渠道;
  • 增加本地市民對少數族裔香港青年的認識與接納程度。

 

發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