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JAN, 2024

《2024-25 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意見書

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出青年是香港的未來,貫徹「青年興,則香港興」的信念。MWYO青年辦公室(下稱MWYO)一直身體力行為政府的青年發展政策出謀獻策。多年來透過研究、試行社區項目,了解青年需要,務求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給社會各界參考。

 

為培育本地未來人才,MWYO認為政府應持續提升學習質素,並不斷優化成長環境,到青年可以有更多機會去發揮所長、更多資源去實現理想、更多平台去參與社區,為國家和香港發展作出貢獻。以下我們會就身心健康、教育、生涯規劃和就業,以及公民參與四大範疇提供建議給政府參考,期望能撥款支援青年發展。

 

身心健康

 

背景:

近期青年自殺率呈上升趨勢,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導致青年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多不勝數,亦難以辨識,實在不易解決。不過,我們仍可鼓勵他們透過運動來紓緩負面情緒,以及提供更適時和適切的情緒支援給他們,儘量做到預防與治療並重。此外,政府亦可在居住開支上減輕其經濟負擔,紓解他們的生活壓力。

 

建議一:加強「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

截至2022/23學年,在該計劃下,有136間學校表示願意開放學校設施予體育團體,當中 86所學校成功與 50個體育團體配對,擬舉辦 451項體育活動(截至 2023年 3月30日 ),較2021/22學年的數目為多。MWYO建議政府可繼續增撥資源擴充該計劃,鼓勵更多學校參與提供場地,同時擴大受惠對象,先讓學校舊生使用,待檢討後再考慮延伸至公眾。政府可扮演更積極的協調角色,例如可考慮由康文署擔任學校課後時間的體育場地管理人,由政府承擔學校相關的行政開支,包括聘請人手的支出、協助購買保險、制訂場地使用守則等。當局也可善用康文署的網上康體設施租借系統(SmartPLAY 康體通),把參與學校設施租借的種類、時間、費用和注意事項等資料列在系統中,方便校外團體或公眾人士租用。

 

建議二:設立「青年精神健康醫療配對基金」

現時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過長,私營醫療機構的費用又高昂,對於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青年,實在難以得到及時的治療。為此,政府應設立「青年精神健康醫療配對基金」(也可包括在「關愛基金」下運作)作為先導試驗計劃,政府與私營企業共同資助2,000名有需要的青年接受私營精神科醫療服務,並由青年服務機構(或扶貧委員會下設的基金專責小組)營運相關計劃,藉結合民間和商界力量,讓他們及早得以治療,亦可減少青年對公營精神科服務的需求和輪候時間。當中考慮因素包括與私營企業的資金配對比例,以確保基金能順利運作。

 

建議三:研制「青年租金津貼試行計劃」助青年租住私樓

住屋問題一直困擾不少青年,過高的居住成本和惡劣的生活環境,無疑帶來沉重的壓力,更有機會降低結婚生育的意欲,影響深遠。可是,目前的公屋和居屋供應不足以應付青年需求,在輪候及配額編制上他們往往處於弱勢。政府可研制 「青年租金津貼試行計劃」,津貼18至30歲入息不超過其年齡組別每月入息第75個百分值(約20,000元,下稱水平線),總資產淨值不超過35萬元的在職青年租住300呎或以下,不高於同區平均月租的私人房屋,而他們須支付水平線的20%(約4,000元)作租金。計劃由名額2,000個開始試行,為期三年,每年涉及大約二億元政府開支。計劃目的是為即時協助有需要的青年順利過渡到入住公屋、有能力租住更高質素的私樓或踏上置業的階段。

 

教育

 

背景:

過去幾年,香港教育面臨各頂挑戰,疫後如何讓青年重新投入校園生活,未來升學之路的選擇,都是值得社會關注。青年必須透過多元化的教育,才可成為未來多才多藝的人才,在各行業和領域都能發展所長。同時,如何強化青年的價值觀和發揮創意,也是開啟學問之門的重要元素。

 

 

建議四:優化青年發展計劃資助機制

雖然現時的教育和青年項目資助計劃(例如優質教育基金)有助團體發展創新的青年發展項目,但繁複的行政程序和嚴謹的申請要求,令不少仍處起步階段的創意項目,因缺乏人力資源或項目成效數據而較難獲得資助。因此,政府宜在恆常推行的資助計劃以外,撥出一筆款項,當中以更靈活的條件和要求去資助初起步的項目。

 

建議五:強化理財及投資能力的教育

MWYO的研究指出大專學生理財能力較低,並普遍自評對投資產品認識不足。政府宜撥款給大專院校為學生提供更多理財教育課堂,這類課堂應由院校的學生事務處主辦,並以自願性質供有興趣的學生報名。課堂內容可包括模擬投資環節,讓學生能夠更直接地了解不同投資產品的風險與回報,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另外,院校可按學生需要調節課程内容。

 

此外,政府可參考銀色債券,發行青年債券供30歲以下青年認購,作為他們的投資入門。青年債券息率應與本港通脹掛鈎,並設保證息率。由於青年可用作投資的本金一般較少,因此我們認為青年債券每手應為1,000元,讓更多青年負擔得起。

 

生涯規劃和就業

政府一向重視青年從學校過渡至工作的情況,致力推動各種學科以外的學習機會,提供職場的體驗,加強職專教育,以及支援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找更多發展機遇,這均有助青年步向未來人才之路。為持續優化各種相關的支援,令青年更具競爭優勢,MWYO提出以下的建議。

 

建議六:資助職業訓練局委派顧問直接為學校提供就學和就業輔導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及由2023/24學年起,職業訓練局(下稱職訓局)會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讓中學生及早接觸職專教育,發掘興趣。截至2023年10 月,全港有三間中學、共50多名學生參與先導計劃。MWYO認為此舉有助學生提早為其事業作準備,政府應增加資源持續擴大計劃的規模。另外,為加強學校在職專教育上的知識和資源,進一步在校內提供優質的就學和就業輔導給學生,政府應資助職訓局委派顧問直接為學校提供服務,例如一名顧問為三間學校提供服務,顧問須與學校的相關老師緊密合作,協助學校推廣緊貼行業最新發展的技能培訓及輔導,儘量把學校所學的知識與市場接軌。

 

 

建議七:削減學生未償還貸款

政府曾宣布為學生提供四年免息延遲償還學生貸款的安排,為還款人即時騰出現金周轉。雖然如此,青年在事業的起步階段,仍須背負債務,構成一定壓力。因此,政府宜將所有未償還貸款一次過削減15%,讓畢業生可預留更多資金,作改善生活或進修之需,亦可縮短償還貸款的時間,儘快做到無債一身輕。

 

建議八: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升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

2022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恆常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參與企業須按照香港法例,以不低於月薪18,000元,聘請合資格畢業生,政府會按每名受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0,000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此薪金水平與兩年多前的試行「計劃」一樣,吸引力難免會不及從前。在「搶人才」的環境下,政府可參考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研究人才庫」計劃,將「計劃」升級為「大灣區人才庫計劃」,按學歷提供不同資助,具體為:學士畢業生僱員的標準薪金訂為20,000元,碩士為23,000元;即政府須津貼前者12,000元,後者15,000元,而僱主與現時一樣只須給予8,000元。這略為調升的薪金水平,估計能吸納更多優秀畢業生參與,培育大灣區的未來人才。

 

建議九:支援企業開設更多實習職位

每個青年都須儘早透過實習了解行業和職場文化、累積工作經驗、提升職場軟技能,從而增加個人競爭力,亦對未來發展規劃有更充分的理解。可是,現時一般實習計劃的行業種類狹窄、實習日子短、給予中六畢業生的實習項目亦有限。再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來說,也有較大的人力和資源負擔。政府應參考勞工處在2009年推出的「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資助企業開設約4,000個短期實習職位,為近期畢業的學生提供就業機會,以一年為期,並擴大申請資格至高中、文憑和副學位畢業生。另外,政府可為中小企成立「實習資助基金」,資助最少為期兩個月的實習計劃,政府按每名實習生(對象主要是中六畢業生)補貼最低工資,以減低公司的薪金成本,並成立中學實習諮詢及支援辦事處,專責於市場及中學執行實習的相關工作,為公司、中學及其他籌備團體提供更多支援。

 

公民參與

 

背景:

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除了讓他們可在社區發揮所長之外,亦有助提升其公民參與效能感和社區歸屬感,培育青年貢獻國家的精神。現在,香港正走向「由治及興」,青年的參與更是不可或缺,讓他們在累積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升對政府的信,對社會長遠發展有莫大裨益。

 

建議十:設立平台鼓勵青年共同解決問題

近年,MWYO積極嘗試各種青年社區參與的模式,例如「參與式預算」及「共識會議」,以提升青年對社會的歸屬感及對政策的深入討論,並發現青年的反應正面,並且能增加對體制的信任。為此,政府應開設更多有效的參與渠道。政府可善用本地青年廣場,利用「參與式規劃」的方法,邀請青年一同參與規劃,並撥款資助,建造專屬青年的公共空間。

 

此外,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及計劃於2024年中舉辦「青年發展高峰論壇」(下稱青年論壇),作為下一屆「青年節」開幕及亮點項目。MWYO認為青年論壇有助青年了解社會議題、表達意見、凝聚共識,以及加強社區參與。為增加青年直接參與的程度,政府宜撥款設立網上平台,讓青年可在平台表達其感興趣的社會議題,以供主辦單位設計吸引青年的主題。而在青年論壇期間,他們也可透過平台表達意見和提問,以增加互動程度。我們期望廣大青年可以從中對社會議題有深入的認識和表述,政府也可對青年的考慮和擔憂有更多掌握。

 

建議十一:增撥資源予政府部門推動協助少數族裔青年計劃

大部分少數族裔青年都自認是香港人,抱着為港付出一分力的心志,但因他們與華人不同的外貌及有限的中文能力,影響其學習與工作的機會,也不容易找到適合的社區參與渠道。為更有效運用少數族裔青年的才能,政府宜撥款給政府部門,推動更多項目讓他們參與。以MWYO進行的一個社區項目為例,我們與警務處油尖警區的「寶石計劃」和一間教育機構磋商合作,安排華人青年與少數族裔青年一起學習編寫電腦程式,並建立網上平台,便利少數族裔人士的生活。假如政府可牽頭好好裝備和善用這些青年的才能,讓他們在各政府部門有更多機會貢獻社會,其他界別必會仿效。如果香港可以有更多不同種族的人士可在現以華人為主的公司工作,實際是擴充了本地人才庫,促進香港整體發展。

發布文件